3月5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正式出炉,在两会期间提交人大代表及委员审议。该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方面,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昌盛日电在作为我国领先的光伏农业产业园区投资运营服务商、光伏设施农业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并助力光伏精准扶贫政策。昌盛日电总经理吴晓峰介绍,近年来,昌盛日电通过光伏农业综合体为载体,为广大农民搭建创客平台的同时,成功在全国打造了多座‘五位一体’的新型光伏现代农业产业综合体。
据介绍,光伏设施农业按一个基本单元20MW计算,可建设1000亩规模化、标准化的设施农业,同时也解决了农民自建大棚缺乏资金,许多先进农业技术及设备无法应用的难题。
“近年来昌盛日电不断致力于光伏农业领域的探索创新,以光伏农业产业综合体为载体,实现了集新能源综合应用模式、造血式扶贫模式、农业‘创新、创业、创客’三创模式、农业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一二三产联动的全新产业模式。光伏农业产业综合体是光伏扶贫、光伏农业造血式精准扶贫的实际运营载体。”吴晓峰表示。
与此同时,吴晓峰认为,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尤其是光伏农业标准的缺失,这不仅会造成企业资源投入的浪费,而且往往会催生一些“真光伏、假农业”项目的形成,由此给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带来长远的危害。
对此,他建议称,我国应尽快出台光伏设计农业大棚的建造标准和规范,为光伏农业在全国范围内打响扶贫攻坚战提供支持。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光伏农业的发展,吴晓峰提出,希望政府能在对光伏农业应用环节的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服务渠道等方面给予倾斜。
截止目前,昌盛日电已在全国建成40余个光伏现代产业园区,这为其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因此,2016年力争发起并承办一场全国性的光伏农业示范推广会议,将其所摸索出来的经验、教训、工作方法与全国的光伏农业从业者进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