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纳光电钙钛矿组件通过3倍IEC61215测试
责任编辑:liliuyan 作者: 2020/7/23 9:15:59 浏览:1620 头条

自2019年12月,通过全球首次IEC标准稳定性测试后,近期,纤纳光电宣布,在面积为20cm²的钙钛矿小组件稳定性方面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湿热实验测试中,组件老化时间由之前的1000小时提升至3000小时(高于IEC湿热测试Damp heat test3倍时长),组件转化效率无衰减。与此同时,紫外预处理实验使用了100kWh的剂量(等同于IEC检测标准的6.5倍以上),组件效率衰减小于2%

 

上述结果表明,纤纳光电的钙钛矿技术解决了组件稳定性的世界级难题,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已具备25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纤纳钙钛矿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归一化测试结果

 1-1.png

 1-2.png

钙钛矿电池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对水、氧、光、热等外界环境极度敏感,未封装的钙钛矿组件暴露在空气中,较短时间内会产生不可逆的降解。

 

在钙钛矿材料成膜和组件封装过程中产生的钙钛矿薄膜和封装缺陷会作为组件效率衰减的成因,使钙钛矿电池寿命远低于传统光伏电池。因此,解决产品工艺缺陷,提升组件稳定性是实现钙钛矿技术商业化进程中要啃下的“硬骨头”。

 

纤纳光电通过基础实验调整钙钛矿配方从而获得缺陷更少、对环境条件更耐受的钙钛矿组份;同时在封装工艺上苦练内功,为钙钛矿组件制备增加保护屏障,以延缓钙钛矿电池的衰减。


纤纳光电钙钛矿技术进展盘点如下:

 

2017年2月—2019年12月,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光伏组件连续5次刷新了世界最高效率纪录。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从12.1%到15.2%,再到18.04%,提升了近6个百分点,上述成绩均被收录在“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和多国科学家联合编撰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中。

 

商业化大组件效率达14.30%,被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收录在《全球冠军光伏组件效率图》中,同时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的光伏专业委员会收录在《2019太阳电池中国最高效率表》中。


2019年12月,钙钛矿组件通过IEC相关标准,成为全球首例通过第三方独立检测的稳定性测试,其组件在湿热、温度循环、UV老化和光老化等项目中功率衰减不超过5%。

 

2020年7月,在面积为20cm²的钙钛矿小组件湿热实验测试中,组件老化时间高于IEC湿热测试的3倍时长,组件转化效率无衰减。同时,紫外预处理实验使用了100kWh的剂量,等同于IEC检测标准的6.5倍以上,组件效率衰减小于 2%。


来源:纤纳光电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