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中来股份与江苏省姜堰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协议》。中来股份将于泰州市姜堰区建成产能为2.1GW的高效N型单晶双面太阳电池生产线,总投资16.05亿元。
根据协议,中来股份在姜堰经济开发区开阳路建设规模初期产能为2.1GW的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产线。中来股份在姜堰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主体,目前该子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营业执照》。
2016年2月18日,中来股份宣布发行不超过4251万股,发行底价定为35.76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15.2亿元,用于此次产能2.1GW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13.5亿元)以及补充流动资金(1.5亿元)。在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之前,中来股份可根据项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背膜行业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中来股份主要从事光伏领域先进材料研发及制造,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光伏背膜国家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目前,公司已拥有领先的太阳能电池背膜技术及完整的组合产品解决方案。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来公司的背膜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全球逾15GW光伏电站。
目前,公司在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上与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院校和海外机构建立研究合作,累计申报电池相关技术国际专利2项、中国专利20余项,获得中国专利授权10余项。公司将借助募投项目的实施,加快实现从“太阳能配件专业供货商”到“N型单晶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一体化经营”的战略转型,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可有效丰富公司产品结构,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在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域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N型单晶太阳能电池基于自身结构特性,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光衰减系数低、弱光响应等优势,是高效电池技术路线的必然选择。中来股份将采用离子注入等技术,精简了产品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募投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内部收益率36.15%,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59年。
同时,中来股份联手英利等企业在N型单晶双面高效电池领域做了最前沿的尝试和探索,研制出了全球先进的离子注入法制备N型单晶双面高效电池的技术及工艺,电池正反两面可同时受光发电。据中来股份内部的测试数据显示,量产的电池正面效率可达到21%,背面效率达到19%以上,在国际上已处领先水平。采用该电池片制作的光伏组件(156mm*156mm,60片电池)正面发电功率超过305W,考虑到电池板的反面可贡献20-30%的发电量,因而双面电池板的发电功率超过365W当量,相当于单面电池转换效率25.3%。此项技术成果是降低光伏成本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加快实现太阳能光伏平价上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比于传统单面发电组件明显的发电量峰谷曲线,双面发电组件垂直于地面东西朝向放置时,组件输出功率曲线在上午和下午各出现一个最大值,中午太阳辐射最强时双面电池输出功率减小,出现波谷,发电量呈“M”型曲线,显示出明显的削峰填谷的“驼峰效应”,功率输出更为稳定,满足某些特定负载的功率需求。在限电严重地区,躲开了正午组件以最大功率对外输电的时间段,可大大降低限电对电站发电量的影响。
垂直安装的双面发电电池组件具有装置简单、安装成本低的特点,能够节省安装空间,且组件表面不易积灰,不积雨雪,适合适用在占地面积紧张的都市,也适合安装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多雨雪风沙地区,例如德国、荷兰等高纬度国家及东欧等地区,较多的使用了双面发电组件,在日本北部更是有广泛的应用实绩。双面电池组件在正面积雪时,背部可吸收地面反射光,组件依旧能正常工作,产生的热量促使积雪加速融化滑落,大大减小光伏电站发电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