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综合保险项目问世 意在破解新能源融资难困局
责任编辑:lizhaojing 作者:李昭静 2015/10/16 18:31:47 浏览:852 财经

2015年10月16日,由中关村新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主办、电阳国际与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特殊风险部联合承办的“保险创新与新能源发展——中国新经济圆桌会议”在北京召开。双方联合推出了我国创新型的新能源综合保险项目“中国光伏电站综合风险保障计划”。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整合了保险、质量检测认证服务及开发、融资服务的新能源创新型商业模式。与现有光伏保险产品多集中于组件等单一方面相比,“中国光伏电站综合风险保障计划”覆盖了光伏电站项目的较大部分风险,对于解决当前新能源行业融资困难、拓展保险业新的发展空间均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双方希望以此来打破当前光伏项目融资困难的瓶颈制约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1.jpg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新能源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预计到2030年,我国光伏总投资额可能达到10至15万亿元。据来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消息,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10.5GW(1050万千瓦),同比增长177%。

    

  于此同时,我国在风险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方面相对缓慢,国内新能源项目普遍存在质量信息不透明、建设和运营风险难以评估等问题限制了国内新能源项目,尤其是分布式的融资渠道和规模。

 

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发达的欧美国家,光伏发电保险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而我国的光伏市场,一方面,光伏企业对保险的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保险业尚未完全适应这一新兴业务,从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费率水平,事故发生后的理赔服务以及专业第三方机构的参与深度等方面,中国与欧美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

    

在会议上,有多年海外光伏保险工作经验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治国指出,在欧美国家,光伏保险项目是“有多少收益,就要承担多少风险”,而我国的光伏保险就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模式。

借鉴于国际先进经验,将新能源项目、保险业以及质量检测认证、融资等服务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在促进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是新时期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关键举措。

 

我国新能源行业逐步从集中电站市场,过渡到分布式发电项目市场,对保险、质量认证的需求非常庞大。预计到2030年,我国光伏行业保费总收入将接近1000亿元。此次人保集团率先推出大规模商用的光伏电站保险项目,体现了其领先破解分布式光伏融资难问题、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战略布局的先进性。在会议上,电阳国际公司与人保财险北京分公司特殊风险部、与德国莱茵tuV质量认证公司,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家企业将在光伏电站风控问题上绑定发展,为投资者打造一道投资藩篱。


 2.jpg



本次会议由电阳国际创始人林玉主持,中关村新华新能源研究院院长白津夫,科技部办公厅巡视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胥和平,工信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研究院副院长李国斌,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黄运成,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研究院副院长谢志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要客户部副总经理王再洲等参加了会议。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