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分布式光伏新场景!国内首座超大规模“光伏+气膜”项目投运
责任编辑: 作者:李子璇 2023/12/13 15:10:26 浏览:1985 技术
12月2日,江苏常州港录安洲长江码头的4座超大规模气膜大棚现完成调试,这标志着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光伏+气膜”光伏发电项目正式投运。作为长江流域码头首个运用气膜技术实现全封闭作业的大型料仓,气膜光伏大棚能够有效减少扬尘外溢、污水排放的问题,为建设绿色港口提供了实践经验。


据介绍,该项目于今年10月30日建成,4座光伏气膜大棚的投影总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1.6378MWp,其中气膜膜面分布式光伏装机功率7.66MWp,年发电量可达1100万千瓦时。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气膜配套用电设施可依靠光伏气膜所发电运行,余电上网,实现气膜的零能耗。

上海华能新能源分公司总经济师刘亮介绍:“气膜大棚和仓库屋顶分布式光伏年发电总量共计可达1156万千瓦时,其中有600万千瓦时可供码头自用,占年发电总量的52%。而码头一年总用电量为1611万千瓦时,也就是说可以覆盖码头全年用电量的37%,剩余的电量则可以上送电网获得收益。”

气膜1.png

图片来源:新华社


据了解,气膜是能够有效阻断产生粉尘、污水以及其他大气污染物的场所与外界的连接并进行净化处理的智能产品。与传统钢材结构相比,气膜内部无梁无柱、封闭性强、安全性高、建造速度快、成本较低,还具有绿色、低碳、环保的特点,但同时气膜顶部的承受能力有限,无法支撑大面积光伏组件荷载,对风荷载、雪荷载、可变荷载尤为敏感。


气膜2.png

江苏常州港录安洲码头分布式气膜光伏项目(来源:中成空间)


该项目应用了中成空间(深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适用于气膜结构的轻质柔性太阳能电池片组件,根据气膜结构性质及特性,该轻质组件代替传统钢化玻璃太阳能组件,解决了气膜膜面承载力的问题,使其具有与气膜结构相对契合的微变形性能,可根据气膜的变形和位移弯曲和折叠,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光伏气膜不仅能实现清洁能源自给自足,还能拓宽环保功能,解决了环保、节能、绿色、低碳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应用场景的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光伏气膜一体化应用技术项目的发展不仅拓展了气膜产品应用领域新赛道,也是改善高能耗设备能源供给结构及促进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技术。

中成空间在接受中国建材报采访时指出,随着绿色砂石、绿色港口、绿色化工等绿色工业仓储要求的不断强化,气膜产品为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更广泛的民用、农业等场景的使用也为气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光伏气膜一体化项目依托于气膜产品的高速发展,在现有气膜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建设项目地区的光照资源,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光伏面板与气膜的集成应用,实现气膜低碳及光伏发电的绿色可持续双路径。结合传统气膜产品的发展趋势,考虑到具有新能源建设条件项目的占比情况,运用统计学曲线预测模型来预测2021到2027年我国光伏气膜一体化产品行业销售收入达近千亿元份额。

事实上,随着各行各业碳达峰目标的推出,分布式光伏+已然成为高耗能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11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活动的通知,交通运输应用被纳入试点范围,包括在公路客货运枢纽、公路服务区(停车场)、加油站、港口码头等场景,构建“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交通能源系统,实现高比例绿色电力自发自用。

今年以来,分布式光伏+交通多个案例陆续落地(详情可点击光伏們此前报道《九大交能融合应用场景详解》)。1月20日,广西北海铁山港码头作业区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北部湾港集团“绿色港口”建设迈出新步伐。北海铁山港区码头作业区分布式光伏项目由北部湾港集团旗下西江集团投资建设,装机容量约9.6MWp,总投资约3697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码头作业区绿色电力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减少码头作业过程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为推动“绿色港口”目标增添助力。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