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推动中东部分布式能源发展,优化电力系统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责任编辑:孙琦懿 作者:光伏們 2016/3/30 10:24:17 浏览:1015 趋势

“‘十二五’期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2.9亿千瓦增加到5.3亿千瓦,年均增长15.2%,占比从27%提高到35%;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从0.8万亿千瓦时增加到1.56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3.5%,占比从19%提高到27.8%。2015年底并网太阳能发电4200多万千瓦,分别是2010年底的1.4倍、2.6倍、4倍和168倍。”在3月29日举行的中国清洁能源“十二五”总结与“十三五”展望专题活动暨第八届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晓林介绍道。以下为王晓林副局长的演讲摘录。

 

十二五期间,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中国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完善了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调度、消纳、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强了清洁能源发展标准建设。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智能用电等方面制定了电力标准400多项。三是清洁能源科技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CAP1400三代核电技术和具有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研发成功,大型水电筑坝和80万千瓦水轮机组设计制造世界领先,风电、光伏发电已形成完整产业链,3兆瓦风电机组广泛应用,风—光—储示范工程取得良好实验示范效果。四是清洁能源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起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投资国,2015年清洁能源投资额占世界清洁能源投资总额30%以上。

 

中国政府曾多次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到203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就地消纳能力不足以及电网建设问题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日益突出。王晓林副局长表示,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稳步建设西部风电、太阳能基地,大力发展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2020年力争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5亿千瓦,风电装机达到2亿千瓦,光伏装机达到1亿千瓦;同时,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市场,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