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湖北日报报道,2月初,湖北省首座漂浮式光伏电站——枣阳熊河水库漂浮光伏电站顺利并网发电。据了解,该项目于2015年10月项目动工,总投资1000余万元,总装机1200千瓦,已投产装机1050kW,预计年发电量100万度。
漂浮式光伏电站的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与传统光伏电站相比,漂浮式光伏电站不占用林地资源,还可减少湖库的水量蒸发,漂浮体对阳光的遮挡可抑制藻类生长,水体对光伏板及电缆的冷却可提高10%左右发电效率。
据了解,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水上漂浮式光伏电站实际应用最多的国家,截至2014年年底已有3.824MW并网,2015年预计约15MW并网,另还有约15MW将于2016年年初并网。
计鹏新能源此前报道称,从国外的发展可以看出,各国的水上漂浮光伏电站的发展模式基本上都遵循着企业牵头、政府支持、科技支撑的模式,电站规模有着越来越大的趋势,从到1MW到几MW,再到几十上百MW,目前,日本保持着漂浮发电场最大输出纪录(约13.4MW),但韩国、印度巴西都宣称要建设世界最大的漂浮光伏电站,并处于试验阶段。
我国蕴藏丰富的水资源,湖泊、水库众多,发展水上漂浮式光伏发电站可以解除土地因素的束缚,拓宽光伏发电的应用,同时还有提高发电量、保护水资源的益处,虽然这项技术距离大面积、大规模开发还有一定的距离,组件长期在潮湿环境中的可靠性、浮台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相信国内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漂浮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开发利用。
《两淮采煤沉陷区水面光伏发电规划报告(2016-2018年)》已经通过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评审会审议,正在经安徽省电力设计院等机构进一步完善,并等待国家能源局批复。此项规划水面光伏发电装机总量3.2GW,将包含淮北、亳州、宿州、阜阳、淮南五市共80200亩水面和33457亩陆地,是安徽省最大的集中规划光伏建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