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薇翻译)
近期,pv magazine组织的“Black Sheep”活动曝光了这样一个事件:某光伏组件供应商的货物标签似被重贴,其上所示组件额定功率或为虚假。经进一步调查,用户最终从经销商方面取得了满意处理,然而争议仍在发酵。
“Black Sheep”活动曝光了一系列劣质组件事件,此类组件的恶劣品质给开发商、安装商和其他终端用户造成了极大困扰。
过去6个月以来,pv magazine对某些质量存在缺陷或运行出现故障的光伏组件以及由光伏电站项目发电量表现不佳而引起的一系列纠纷事件展开了深入调查。在最新一起事件中,某组件制造商先是将额定功率低于订购要求的组件提供给经销商,后该经销商要求换货,然而发现更换后的组件其标签明显是被重新贴过的。
据该经销商透露,他们在箱内发现了皱卷的旧标签,上面显示的组件型号与额定功率均不符合订购。这让经销商和用户十分气愤,但制造商目前仍拒绝提供换货。
2014年夏,某安装公司从某信誉良好的经销商处订购了680块组件,每个组件额定功率为250W,计划安装在一个170kW的光伏电站中。之后,该经销商从制造商处订购这些组件,并要求后者直接发货给安装商。然而,在该安装商最先收到的一批组件中,标签显示其额定功率只有240W。该经销商为此向制造商抗议,后者也同意换货,然而该事件自此却发生了离奇转折。
之后,该安装商又对经销商抱怨:1)虽然标签显示换货组件的额定功率为250W,但标签与组件并不贴合。2)刻在组件上的产品信息与标签上的产品信息不符。3)组件上可看到原标签的残胶。4)包装箱内发现皱卷的旧标签,显示组件的额定功率为240W,组件型号也完全不符合预订型号。
因此,该安装商开始怀疑组件被重新贴了假标签,并请律师来分析此事。律师告知经销商,很可能早在初次发货时制造商就给物流公司留了张内部纸条,指示对方将旧标签和技术参数清理掉并换上显示250W的新标签。一张该纸条的照片被递交给了pv magazine。很明显,初次发货时物流公司并未重贴标签,但该经销商和安装商怀疑该指示在二次发货时得到了执行。
经销商后来的质疑令制造商难以理解。制造商表示,在仓库里重新装货和换标签是很正常的,例如,货物在从中国运往欧洲期间其包装和标签就容易受损。目前为止,该制造商尚未表明再次换货意愿。
与此同时,该安装商与经销商达成了和解。“这家安装公司是非常好的客户,”经销商表示,“我们并没有因此事而闹翻。”最终,安装商接受了这批组件,但要求降低组件价格。降低价格是为了补偿其误工费、交易取消费及信誉损失费。
经销商同意该解决方案,并向安装商退还了部分差价,“客户方面,此事就此告一段落。”。然而,该经销商与制造商之间的争端仍在继续。经销商向组件制造商索取赔偿,以弥补其所支付的法律费用及其与安装商达成协议产生的额外费用。目前该经销商尚未提起诉讼。
“目前此事还在搁置,因为我们与制造商之间的沟通未取得任何进展,”经销商表示。而这家来自中国的组件制造商方面似乎并未看到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