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1日,据青海日报消息,今年3月份,青海电网首次通过跨区交易向华东地区送出富余光伏电量0.8亿度,实现了青海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此次向华东地区输送的0.8亿度光伏电量,相当于输送标准煤0.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5万吨。此举不仅实现了青海光伏新能源的首次跨区外送,而且有效缓解了青海电网的调峰压力,还让东部地区用到了清洁、经济的电能。
据悉,此次跨区外送的富余光伏电量,利用德宝、复奉、锦苏等跨区特高压直流通道,途经西北、华中、华东三大电网,最高送电功率达到800MW,输电距离超过3000公里,使特高压在跨区大容量电能输送上的独特优势正在显现。
经过多年发展,当前青海省发电总量中,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已达78.6%。其中,截至2015年年底,青海省已建成投产光伏制造企业12户,累计完成投资约150亿元,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光伏产业规模、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
为加快青海省清洁能源外送步伐,青海省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电力输送通道,构建特高压交流、直流网架,为青海清洁能源外送鉴定基础。青海省打造“两个千万级”新能源基地、实现清洁能源跨区送电,这也是青海积极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倡议提出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有力举措。
另外,4月份,青海省将继续组织富裕光伏电量跨区外送工作,计划外送华东(安徽)0.4亿度电,外送华中(湖北)0.48亿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