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W单晶、285W多晶、12栅、半片——SNEC 2017 组件市场进入超高功率竞争白热化阶段
责任编辑:Lillian 作者: 2017/4/21 0:00:00 浏览:1991 市场
光伏下游应用市场的多样化趋势在2017年开始逐渐显现,市场区域由西部转移至中东部的同时,光伏电站建设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从大型地面电站到屋顶分布式,从地面电站到水面、山地、农业光伏等,形式的变化间接的反应到制造业上,便是针对性的推出适应性强的多样化产品。


2017年4月19日,世界领先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在SNEC 2017上推出了六款新品,展示了超级功率的概念。新发布的产品包括PERC高效单晶组件(60片,310瓦)、MCT高效多晶组件(60片,285瓦)、MCT双玻多晶组件(60片,285瓦)、N型双面组件(60片,正面310瓦,背面增益10%-30%)、PERC单晶半片组件(60片,320瓦)、多主栅单晶组件(60片,320瓦)。

紧跟市场需求,组件趋向“高功率、多样化”


晶科能源曾主要生产制造高效多晶组件,而此次新品发布以PERC高效单晶组件为主。新款PERC单晶组件使用PERC电池技术,60片组件最高功率可达310W。晶科能源同时也发布了新款PERC单晶半片组件,使用低电阻半片电池组件技术、12栅技术,60片组件功率高达320W,成为市场上功率最高的PERC单晶产品。晶科能源表示PERC单晶组件的发布,完善了晶科的产品组合。


MCT黑硅组件系列是基于优异表面湿法黑硅制绒技术,具有更优弱光响应及陷光低电阻性能,强化机械载荷可消除微裂影响。黑硅双玻多晶组件双层玻璃结构阻隔所有水汽渗透,   拥有超过30年的运行寿命,两款组件最高功率均高达285Wp。


据了解,这是晶科能源第一次发布 N型双面组件,采用N型双面单晶电池技术,正面功率310Wp ,加之背面吸收反射和散射光增益,组件实际发电可提升10-30%。背面吸收斜射光的能力又让组件相较于传统产品在清晨、傍晚等非阳光直射情况下的发电量贡献更大。坚固的双层玻璃结构极大地提高了组件的耐腐蚀侵蚀和抗PID能力,这款兼具双面高效发电特性和极佳耐候性的双玻结构的组件是高纬度,多积雪,早晚和冬夏温差大的北方地区安装的首选。同时它也适用于刷涂白漆或浅灰色地面上,其超薄双玻结构,让电池板美观大方,还可利用其透光性,应用于屋顶、围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农业大棚顶等建筑一体化和分布式发电系统。


晶科能源同时也提出了超高可靠性的概念。6款新组件产品高效、耐用、外形美观,这些特性使得晶科能源拥有了震撼的全系列组合。新产品的亮点表现在最高功率输出、可经受任何恶劣环境考验。高效的特性尤其使得新产品更适用于户用、分布式、地面电站。


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表示:“我们全新的、增强的、开创的单晶和多晶超高功率技术,以及世界第一的产品系列组合,将满足全球客户多样化的严苛要求。”

“12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此次晶科推出的新品中包括其2017年度旗舰产品12栅单晶60片320瓦组件(Zodiac PERC Mono 60),据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介绍,该款基于PERC 技术的多主栅单晶组件,最高功率达到320瓦,远高出常规单晶285-290瓦和PERC单晶295-300瓦的主流功率档,组件效率高达19.55%,代表了行业最高水平之一。


“不管单晶,多晶,要不给我最高效率的,要不给我最好性价比的,这就是客户的要求,市场的选择。”钱晶认为,12栅或者多主栅势必将成为组件未来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12栅单晶60片320W组件在设计上,由于采用的电池片主栅更密集,减少了电池片表面遮挡,增加受光面积,缩短了电流在细栅上传导距离,从而降低组件的串联电阻,减少电阻损失,提升组件的输出功率。另外该款组件具有更好的弱光特性,和超低的热阻形成几率。制程方面,极低的焊带封损,多主栅低电阻铜线封装,汇流距离缩短,热损耗减少;圆形导电体结构替代平面焊带,形成二次反射,增加入射光通量,在实际发电中不同角度光入射放量效果更佳;其横(多细栅)纵(多细焊丝)表面搭配,让电池和组件外形更精致,细节,美观。


由于单位面积抵抗发电量超过常规单晶组件10-15%, 可有效降低系统 BOS 成本,并大幅提高空间利用率,它将是居民和工商业分布式的最佳新选择。


310W单晶、285W多晶、切半、双面——组件市场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


此次晶科发布的新品中包括了超高功率单、多晶组件,以及PERC单晶半片组件、310瓦N-type双面组件。具体情况如下:


将单晶PERC组件的量产输出功率提高至310W


晶科能源成功将60片单晶PERC组件的量产输出功率提高到310瓦,将行业单晶功率档标准又一次突破性拉升,向300瓦以上迈进。


晶科研发改进的背面钝化电池技术,进一步降低背面复合速率、实现背面整体钝化,能将单晶电池效率提升1%,甚至1.2%,并具有再次提升的空间,或可成为下一代产业化“超级领跑者”时代高效单晶产品的主流。未来的光伏技术发展还是要看降本增效潜力。晶科则正在大规模推广金刚线切匹配黑硅制绒、单晶PERC电池技术,将同时引领单多晶产品一起降本提效。


切半,晶科60片单晶功率堪比普通72片


晶科能源PERC单晶半片组件 利用低电阻半片电池组件技术,减少热阻,提高输出功率,从而降低系统损耗。60片组件最高功率320W,与目前行业同类的最高305瓦半片组件相比,又高出了约15瓦,可堪比普通72片组件。并且采用低光衰PERC,低损耗连接技术,无论是初始光衰和平均衰减率都低于普通单晶,同时提升Voc及组件实际发电,并且进一步改善的温度系数,多种因素累加,确保了系统的长期发电优势,让客户在运行周期内有更高收益。


随着居民和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占比逐步提高, 更高效率和更低衰减的组件产品,在单位面积可产生更高电量,只有技术,不必向时代屈服。


晶科多晶285W:金刚线黑硅技术日臻完善


晶科能源在SNEC上推出的60片黑硅285瓦组件,预示着多晶的金刚线切割匹配黑硅制绒技术日臻完善,即将大规模放量。相较于常规硅片产品,黑硅片转化效率可以提升0.2%-0.4%,提升多晶组件输出功率5瓦左右。金刚线切随着单位产出增加,辅材消耗降低,又进一步拉大与单晶价格差。叠加0.4%黑硅制绒增益,降本增效且低光衰减的优势在该款285瓦(60片)产品得以融合体现。


按照比例测算,多晶度电成本下降1毛钱,整个晶硅光伏产业度电成本就能下降大约8分钱,其市场影响力和带动力是其他技术路线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为什么受全球可融资青睐的多晶仍并将继续占据80%以上市场份额。晶科能源的金刚线切匹配黑硅制绒,将引领行业超大规模高效、高可靠度的多晶产品降本提效。


晶科310瓦N-type双面组件:多雪地区的安装首选


晶科能源在此次SNEC展会上还推出了310瓦输出功率的N型双面组件(Gemini N-type bificial 60).顾名思义,双面组件就是正反面都能发电,即将双面的太阳能高效电池封装于两层玻璃之间,使组件在正面能吸收光能发电之外,组件背面还可吸收地面反射光和大气散射光来额外发电。因此,该组件适用于地面及周边建筑反射光及散射光较强的地区,使组件的正反两面的发电量达到最大化。根据不同的地面反射率,双面组件的背反光贡献实际发电增益10%~30%。


叠加了N-type双面单晶和双玻技术,60片N-type双面组件正面功率可达310瓦,加之背面吸收反射和散射光增益,等效功率最高可达400瓦(+30%)。背面吸收斜射光的能力又让组件相较于传统产品在清晨,傍晚等非阳光直射情况下的发电量贡献更大。坚固的双层玻璃结构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组件的耐腐蚀侵蚀和抗PID能力,这款兼具双面高效发电特性和极佳耐候性的双玻结构的组件是高纬度,多积雪,早晚和冬夏温差大的北方地区安装的首选。同时它也适用于刷涂白漆或浅灰色地面上,其超薄双玻结构,让电池板美观大方,还可利用其透光性,安装于屋顶、围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农业大棚顶等建筑一体化和分布式发电系统。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