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与三星一起合作了阳光三星,固德威凭借储能逆变器已经在海外光伏市场杀出一条路来,天合光能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设立单独的部门关注储能并随后成立了天合储能公司,中盛阳光涉足储能业务是与沃太能源进行技术合作,林洋能源早已经将其储能业务与其微电网业务融合在一起了……细数下来,诸多一线光伏企业都涉足了储能业务。那么,大量处于观望状态的光伏企业如果不涉足储能会不会out呢?
储能和微电网是衔接能源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重要桥梁。今年以来,国家对储能的利好政策不断,业内乐观预期出台储能补贴或为时不远,几乎每家一线光伏企业都在涉足储能业务。种种利好大势下,作为新生事物,中国储能市场推进有待提速。不过,目前国内储能成本依然较高,据光伏們了解,成本多在2块/Wh以上,其投资回报优势尚不明显,就目前各类储能模式来看,最具经济效益的是利用峰谷电价差套利,但并非一概而论。对于已经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深耕一片土地的企业,和望见储能领域广阔前景想要入足的其它企业而言,是否真的“不涉足储能就out了”呢?
事实上,每一家企业的实力背景、战略布局都各有不同,而储能行业还出于初期发展阶段,无论从政策的逐步完善、技术的日渐提高还是用户的接受、重视程度来考虑,有一些发展特点和光伏的起步阶段和光伏很相近。
于此,光伏們诚邀各路专家大咖共同探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