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沈阳市发布了“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同时确定了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道路运输行业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达到1万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等。
2020年光伏装机达36万千瓦以上
到2020年,全市风电装机并网规模达到154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容量的24.4%,占全市发电总量的13.5%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6万千瓦以上,发电总量5亿千瓦时以上;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5万千瓦,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以上。全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
2020年新建建筑一半以上绿色节能
到2020年,沈阳将完成造林任务4.6万公顷、森林抚育0.13万公顷,全市林地保有量不低于22.10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9%,森林总蓄积量达到0.14亿立方米,湿地公园达到5处。
城镇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率普遍执行75%和65%的设计标准,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以上。
危险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安全处置利用,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完成达标改造,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
提倡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出行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为此,沈阳市倡导“135”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提倡文明使用共享单车出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全市道路运输行业清洁能源、新能源车辆达到1万辆。
鼓励社区采用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
积极推进低碳社区试点。在大东区、和平区、沈河区分别建设1个低碳示范社区。在社区规划设计、建材选择、基础设施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大力推广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和低碳设备,建立节能低碳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加强社区低碳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区给排水、污水处理、雨水收集设施,建设社区垃圾分类收集、分选回收处理系统,鼓励社区采用太阳能公共照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