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院电网规划与资产管理首席专家谈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
责任编辑:morumo 作者:Morumo 2016/4/14 11:11:17 浏览:884 技术

2016年3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之上,中国电科院电网规划与资产管理首席专家马钊博士就未来能源互联网十大关键技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先进的传感与高级量测;不管能源互联网也罢,还是互联网也罢,先进的传感技术是基础,也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最根本的基础,只有通过这些传感器,通过这些量测技术把信息搜集起来,才能做后续的系统。然后把大量传感器连接起来,才能做一个信息物理系统。

 

第二、信息物理系统;对于能源物理信息来讲,作为计算进程和物理进程的统一体,能够继承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作和自治五大功能,是一个可控可信可扩展的网络化能源物理系统。而这个系统要把它做好,前面所说的传感器必须要好。利用现代通信物理系统把这些传感器装载之后,继而通过传感器把信息存储到计算机、云端,才能做到真正的系统。

 

第三、主动配电系统技术;目前工作重点需往配电方面转移一下,其实真正的做能源互联网,做智能电网工作在配电中。

 

第四、需求侧响应管理技术;能源互联网也就是开源节流,从新的能源,一方面节流。

 

第五、储能技术;储能是能源互联网关键的瓶颈,我们现在储能技术,包括锂电池确实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的要求。现在储能有各种不同的储能,在电网和天然气之间,把这两个网连接起来,应该和交通网、电动汽车连接起来,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引起重视。

 

第六、电力电子网络化技术;电力电子设备,是能源网和信息网结合的枢纽,只有通过它才能信息连接起来。这里有很多技术,包括新型材料,这些国家做很多的研究。

 

第七、微网、交直流混合配电技术;微网和交直流混合配电技术有它的特殊性。直流在造价、传输的损耗方面都有优势。

 

第八个,高级资产管理体系。为什么做这个?国外的电力系统不像我们,他们的经济考核有明确指标,经济指标的,你必须下降百分之十几,怎么做这个事情,没有钱,就是做资产管理,把效率提高起来。在国内感觉压力比较大,因为管理方面。实际上不是一个单纯的管理,是多种理论技术的经验,统筹了技术、经济、管理一个系统性的综合。也是风险、效率三个方面的因素,实际上英国监管机构的考核、配电公司,就是一种风险管控。我这个五年要多少钱,风险控制了多少,资产管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核心,尤其电力企业应该很重视做起来,现在南网、中网都在做。

 

第九个,大数据、云计算、深度机器学习应用;为什么特别强调深度机器学习?这是一个长远目标,因为我们的技术人员、工程人员都已经30、40年的工作经验,但是没有系统的积累下来,他们马上要退休,年轻人不愿意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一个缺陷,这是一个很大的鸿沟。就是怎么搞知识传承,怎么样把知识系统化,让后来的年轻人既懂计算机,也要懂传统的设备,机器学习很重要的思想。

 

第十、融合多元能源、实现供需互动的能源互联网;这是我所说的九个技术综合起来,就是能源互联网规划的技术,架构的设计。首先通过继承多种能源,比如天然气、供热系统、压缩空气、电动汽车、制冷,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多能源综合利用;再通过能源的传输,选择损耗最少的进行管理的。真正做好横向的协调,纵向的沟通,既安全又高效又经济。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