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2月29日,国际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协会(SEMI)中国光伏标委称,保利协鑫主导编制的《硅中氯元素的离子色谱法测试》标准成功通过全球投票,并面向全球发布。
原生多晶硅中的氯元素是含量较高的一种杂质,直接影响到晶硅产品的转换效率,而此前业界对硅中的氯元素一直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技术检测中心历经3年实验,开创性地使用了离子色谱法的测试方法,经过深入探讨和反复试验,最终形成了超高精准度的离子色谱法检测方案。此标准在2014年SEMI中国光伏标委会秋季会议上获得了与会委员的一致认可,在SEMI全球会议的“Audit and Review”审核环节获得通过,并于今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
《硅中氯元素的离子色谱法测试》标准主要开创了多晶硅杂质的检测方法,特别对于氯离子含量相对较高的硅烷流化床颗粒硅产品,这一标准将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对于保证硅烷流化床颗粒硅产品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止目前,保利协鑫已有3项主导编制、1项参与编制的SEMI标准面向全球发布。在当前,块状多晶硅料和多晶硅片仍是市场的绝对主流,也是保利协鑫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主打产品。此次由保利协鑫主导标志的标准面向全球发布,显示出多晶硅和硅片龙头正在为下一步新产品战略做出技术创新准备。
根据保利协鑫2015年半年报显示, 在多晶硅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其多晶硅及硅片仍保持超产满销,并通过大幅度降低多晶硅销售,将利润空间更大的硅片业务收入占比提高到了87%,推动光伏业务毛利率达到24.1%。保利协鑫2015年上半年完成多晶硅产量36768公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3.7%,除内部销售用于硅片生产外,对外销量7005公吨;硅片产量7102MW,销量7061MW,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5%及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