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省15家风电、光伏企业联合发布《关于征求云南风电、光伏发电电价政策意见的反馈》声明中明确指出,对于云南省物价局关于“在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电价标准不变的情况下,参照云南省水电企业平均撮合成交价作为云南省风电、光伏标杆上网结算电价”的征求意见表示坚决反对。该征求意见其实意味着下调风电、光伏标杆上网结算电价。
截至2015年底,云南省的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为174.91万千瓦,占云南省各类电源装机容量的0.82%,发电量占比为0.25%。2015年云南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12万千瓦,风电发电量94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8.6%,即光伏跟风电装机加起来占比不超过10%。
根据资料显示,云南省的水电资源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省,水电装机已占到全省电源装机量的85%,由此,在云南省的电力结构中,水电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新能源的购电价格是当地的脱硫燃煤上网电价,约为0.33元,而水电只需0.2元左右,故水电的购买价格要远低于风电、光伏。
根据光伏們日前获悉的一份南方电网递交给国家能源局的文件《关于反馈光伏发电相关建设条件的函》显示“建议云南省除光伏扶贫项目外,2016年不新增光伏发电建议规模,优先消纳现有可再生能源。目前,云南省电力装机已严重过剩,丰期弃水压力较大。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电源装机将达到1078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弃水压力依然巨大。因此,建议除光伏扶贫项目外,暂缓建设新的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光伏扶贫项目优先布局在滇中、滇南、滇东等还存在一定消纳空间的地区。”
另外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鉴于光伏、风电的单体装机量远远小于水电,并且在前几年要抵扣增值税,从而在税收以及地方经济拉动方面作用远不及水电,故各级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态度也是不言而喻。
上述人士介绍,此次云南物价局的征求意见稿也透露了当前云南省的电力消纳现状:
第一、云南要限制新能源,提高水电出力。在发表抗议声明的15家企业中没有华能澜沧江、大唐以及华电三家。
据华能澜沧江官方资料显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华能集团控股和管理的大型国有水电企业,主要从事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和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建设运营,公司运营总装机容量1700万千瓦,年发电量700亿千瓦时,是目前中国国内第二大水力发电企业。其中,华能澜沧江的石林光伏曾是当年国内最大的光伏电站,装机近100MW。而联合发表抗议声明中的华能新能源虽同属华能集团,但华能新能源的主营业务则以光伏、风电为主。
另外,发表声明的企业之一华能福新新能源官方资料显示,华电福新公司拥有包括水电、风电、煤电、分布式、核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在内的多元化发电组合,资产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但根据该公司官方网站业务分布版图显示,其在云南省的电力资产只有40MW光伏电站以及223.5MW的风电场。
由以上可以得出,个别企业即使在云南拥有光伏资产,但也并未在抗议声明中发声,究其原因,或是因为其深知云南水电的消纳困境。
第二、云南水电预估今年要弃水千亿以上,然而这个数据还没有考虑今年年底及明年要投产的几个上百万的大水电装机。在云南省,用电大户主要是钢铁、电解铝、电解铜、多晶硅冶炼等行业,但目前云铜、云铝、昆钢均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这也是云南今年上半年用电量负增长的主要原因,由此云南省水电的内部竞争压力也很大。
第三、电力送出通道还未完善,并且广东现在经济也没有起色,以前送广东通道的电力消纳也存在困难。
目前来看,云南省电力严重富余,无论是就近还是外送都无法彻底解决云南省的电力消纳问题,即使是水电都无法完全消纳,加上新能源的电价偏高,这些因素都促成了上述云南省物价政策酝酿的动机。而这些或也导致了今年该省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指标的落空。
另外,据光伏們了解,云南省物价局并没有成文下发《关于征求云南风电、光伏发电电价政策意见》,仅是通过会议通知的方式传达至各家企业。
抗议声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