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 | 水面光伏:三峡集团开发清洁能源的新探索
责任编辑:dingshuang 作者:澎湃新闻 2019/1/9 16:30:00 浏览:1792 企业

在三峡集团指挥中心的电子显示屏上,有着三峡集团遍布全国的清洁能源项目实时监控画面,其中一幅画面上——漂浮在水面的光伏板“方阵”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三峡集团三峡新能源公司安徽淮南150兆瓦水面漂浮光伏项目(以下简称“淮南项目”)。它有着两个不小的“名头”——全球最大的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同时也是三峡集团试水光伏发电的第一个水面光伏电站。



水面光伏规模化发展的“试验田”

 

近年来,随着扶持光伏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光伏电站投资重心逐步由西北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在人口稠密地区,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光伏项目投资的最大难题。而水面光伏不占土地的特性,十分适合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匮乏的中东部地区。

 

此外,水面光伏电站还具有技术优势。“虽然水面光伏建设成本高,运维难度大,但由于水体对光伏组件有冷却效应,可以抑制组件表面温度上升并减少来自水体表面的辐射,提高整体发电效率。与陆上光伏相比,度电成本反而更低。”淮南项目工作人员张绪宝说。



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水上光伏项目建设起步较晚,之前的项目大多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淮南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全部并网发电,大大加快了我国水面光伏规模化发展的进程。


据了解,淮南项目设置了5兆瓦的实验田,用于国内新型组件的应用试验,全方位开展多种组件的实证对比分析,寻找降低造价和运维成本的有效途径。


“这些新型发电组件一旦经过项目检验,将在三峡集团后续水面光伏项目中推广使用,在降低度电成本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倒逼行业技术创新,推动我国水面光伏技术的发展。”张绪宝说。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的“绿色方案”



作为一座典型资源型城市,淮南长期依赖煤炭开采和火力发电,因长期挖掘开采,导致采煤区大面积沉陷。如何充分利用沉陷区丰富的水面资源,是摆在淮南市、特别是潘集区面前的一道难题。


“通过与三峡集团合作,我们以水面光伏为切入点,实现地区能源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集中力量把潘集区打造成淮南新型的绿色能源基地。”淮南潘集区委常委、副区长李旭说。


据悉,淮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1.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5.3万吨,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环保效益显著。


在充分利用淮南当地太阳能资源之外,三峡集团还致力于建设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光伏基地,积极探索“渔光互补”新模式。


“通过水面光伏电站的合理布局,有效减少藻类光合作用,抑制了藻类过快繁殖,同时结合‘渔光互补’模式,在保障发电收益基础上,发展渔业养殖,实现改造水体环境,构建起完善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浅水湖泊水生态系统。”淮南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在李旭看来,之前无序散养的闲置水面有了统一规划,不仅提高了利用效率,也改善了水质,提升了区域形象。


“未来,我们和三峡集团将共同打造综合观光区,建设一个科普、观光、旅游基地,通过综合治理实现我们的转型发展和绿色发展。”李旭说。


打造引领行业发展的“三峡标准”



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新模式、提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方案,三峡集团想做的远不止这些。

 

2017年年底,三峡集团提出,要力争把该项目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智能化水平最高的水面光伏精品工程,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水面光伏建设经验和技术规范标准。


伴随着淮南项目全部并网发电,水面光伏电站建设和运维的三峡标准制定工作也已启动,“我们不仅要制定企业标准,也要申请行业标准。”张绪宝说,三峡标准将填补我国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建设标准的空白,实现水面光伏引领发展。


未来,三峡新能源计划依托淮南项目,构建水上科研平台,整合电站、企业、科研院校的先进技术力量,重点开展漂浮光伏电站系统及关键设备研究、水上光伏锚固系统研究、漂浮式升压站平台研究等科研课题,从标准到技术,全面实现水面光伏行业的引领发展。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