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地面平价上网项目技术揭秘:多方面进行系统集成优化
责任编辑:臧超 作者:光伏們 2019/3/29 18:00:15 浏览:1830 活动报道

3月29日,由阳光电源主办,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联合举办的“PAT2019年爱光伏一生一世,十年特许权,阳光平价路——光伏先进技术讨会”在合肥洲际酒店拉开帷幕。自2009年第一个光伏特许权项目获批,距今整整十年。此次研讨会以“十年特许权,阳光平价路”为主题,围绕十年中更新迭代的先进技术发展盛况探讨光伏发电如何一步步走向平价上网。

 

青海格尔木500MW领跑者项目由三峡集团与阳光电源共同联合投资建设,上网电价为0.31元/Kwh,低于当地的脱硫煤标杆电价,开创了我国平价上网的先河,成为很重要的转折点。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彦虎作为国内首个地面平价项目—格尔木500MW项目的参与者,从部件及系统层面,通过十个维度对格尔木项目基地从技术角度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他表示,如何从整个系统角度出发,做到最优系统集成优化,尽可能降低度电成本成为团队的重点工作。

 

张彦虎解释道,从部件层面来看,包括组件、逆变器及平衡部件。组件选取要选效率最高的,格尔木项目选取了310W单晶单面PERC组件、手动可调和平单轴,跟踪方阵里面对应采用的是370W双面双玻PERC组件。该双面组件可以提升3%到15%的背面增益。逆变器采用了集中逆变器,单体的集中逆变器功率提高一倍,将会带来显而易见的优势,达到成本的降低,最终可降低损失及度电成本。相应的,从财务角度来衡量,项目收益率会提高。对于平衡部件,组串阵列有多种的组件布局方式,采用更优的组件布局方式,会带来更低的支架成本。

 

在系统集成中,选择使用合金时,必须满足电器性能要求。格尔木项目采用铝合金电缆代替铜电缆,可有效的降低成本。装机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通过比选五种装机方式,发现使用灌桩的方式,可再次将成本降低。

 

从系统层面来看,格尔木项目使用了两种关键的系统技术,一是在海外大规模应用,但还未在国内普及的1500V系统技术。据了解,阳光电源早在2015年开始推广1500V系统技术,但由于当时国内对新技术的接受比较缓慢,国内未能达到预期的推广效果,但此技术在海外已较为成熟。通过1500V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电流,降低电缆成本及损耗,可以明显提升内部收益率。第二个关键技术是超配技术,这项技术在国内阳光电源也是推广很早,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度电成本。

 

张彦虎总结道,格尔木电站综合两个层面,十个维度的技术研发及创新成功降低了度电成本,以0.31元/Kwh的低价成为了国内首个地面平价项目,希望能够对行业有所启发,带动更多的光伏平价上网项目。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