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solarplaza 翻译:陈兆毓
中国若致力于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对抗气候变化,则具备几点优势。
中国的太阳能市场
在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中,中国相对其它国家具备以下优势:中国没有反对党,且拥有大量热切的投资者。
加拿大曾宣布退出《东京议定书》、澳大利亚曾空手参加哥本哈根会议,而显然两国都接受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教训。12月,世界各地的国家在巴黎达成历史性协议,政府也将根据协议规定推出一系列调整措施。
此前在澳大利亚,阿伯特领导的自由党违背了工党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但由于中国没有反对党,因而气候政策也不会遭遇类似风险。第十五个五年计划出台后,就会原封不动地实行。
如果中国在巴黎气候变化会议上表现出坚定决心,这该是中国光伏行业的利好因素,因此刻恰逢更多金融工具做好了支持光伏发展的准备。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光伏业务部首席研发工程师表示,中国政府已将光伏行业放在了国家发展的优先位置。她说:“我国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得到解决。发展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随着燃煤产生的污染随处可见,影响人们的呼吸健康,清洁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投资需求, 变得更加热切。跟伦敦19世纪末发生的“豌豆汤”烟雾事件相似,随着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带来的极端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燃煤带来严重环境灾难之际,出现了一大波新兴中产阶级,在中国首次提出通过新的投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理念和方法。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现已达3.4亿人,超过美国的总人口数,这样的投资需求早已酝酿多时。中国城市家庭收入有望在2022年前增加一倍。这些新的投资者进入股市后,一定会汇入量资金。
但当这个新的股市板块第一年大挫20%震惊投资者后,数量庞大而又怀有热切投资愿望的中产阶级投资者很可能将寻求众筹、绿色债券和yieldco等相对传统股市更加安全保守的投资形式。
绿色债券、yieldco和众筹在特定期限内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回报,且向新兴投资阶层开放,因而这些投资工具可以释放中国投资者对可再生能源久怀的热情,分解化石能源板块的投资。
伦敦投资公司Temporis Capital可再生能源信贷部门主管Mark Henderson表示,众筹已经在中国取得成效,这种方式最适合在当地建造的项目。Henderson说:“虽说众筹是面向国际投资者的融资方式,但由于法律体系、货币政策等差异,在实践中我相信它更适合在本国融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则是潜在资金储备的问题。”
同时,中国光伏制造商阿斯特太阳能、天合光能和协鑫集团正致力于将光伏电站从资产中剥离开来,成立yieldcos,中国政府也在7月推出首个绿色债券。中国领先涡轮机制造商和风电场运营商新疆金风科技公司发行了3亿美元的三年期债券。已超额认购五倍,筹集了15亿美元的庞大运营资本。
中国农业银行、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银行发行的9400万美元绿色证券超额订购八倍,亚洲投资者集资总额为7.67亿美元,占总额的94%。中国安全的政策、庞大的新兴中产阶级、对污染的普遍厌恶以及广泛的投资新形式使已经蓄势待发的可再生能源更添动能。
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35 GW。同年,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单个投资者,833亿美元的投资额是美国388亿美元的两倍多。根据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国目标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初级能源中(不只是电能)占比达到11%,到2020年达到15%,到2030年达到20%。
自从2013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超过欧洲后,就一直领先全球。虽然2014年中国从太阳能产品制造转向太阳能项目部署,当年部署量为11GW,2015年几乎增加一倍至19GW。中国正向着2020年太阳能装机量100GW的目标行进。任何一个国家的光伏行业没有像中国这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中国或许可以成为巴黎气候变化会议上大家效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