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上网电价下调(0.65元、0.75元、0.85元),组件及相关设备价格随着技术进步在下降,竞争性配置规模指标全面实施,以争取尽快实现平价上网;另一方面,土地使用费增加,电站建设地形更复杂,新兴互补性电站模式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光伏电站设计在项目收益率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在2月18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伏們主办的們道 | 第二届光伏电站设计与设备选型研讨会上,特变电工电力设计院分享了“光伏电站降本增效创新设计思路”。
一、出生决定一生
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在于:以数据及先进模拟技术驱动的项目规划与科学决策;设备和方案比选、精细化的设计保证设备的可靠性、支持工程建设;电站运行后评价提高电站建成后的运行表现及效果,实现对电站全生命周期的评估及分析。
基于客户需求、降低工程投资成本以及全生命周期效率最优化,精细化设计的思路是设计咨询的必然趋势,进而通过精细化的设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1)先进模拟技术及数据,确保发电量准确性
2)电站各环节:设备选型、整体解决方案比选,度电投资低
3)投资收益率高、抗风险能力强
案例:“甘肃省XXX20MWp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规划装机容量为20MWp。为复杂山地,并且可利用南坡较少。南坡平均坡度约20°,局部西南坡、东南坡坡度大于35°。
常规布置方案:
1、选择坡度坡向较好的南坡、东南坡、西南坡
2、阵列之间无遮挡(无阴影影响)
3、装机容量: 12.044MWp
4、理论发电量计算值为:23353.38MWh
该方案与业主要求的规划装机容量为20MWp的需求不相符。
阴影影响分析:在进行环境阴影分析以及阵列阴影分析后,可得出发电量的图示,可明显地看出具体阵列的发电情况。其中可对折减过大的阵列进行调整,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总体发电量。
在考虑到阴影遮挡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坡度坡向不好的西南坡、东南坡甚至北坡,算出每一块不同地势所适应的最佳间距。最终将整体的装机容量提升到19.1MWp,使整体的发电量提高。采用NASA数据计算后的单阵列理论发电量是21625.80KWh,总发电量为:36417.85MWh。
二、系统优化设计的策略
1、直流系统优化设计( 1500V系统代替1000V系统)
由表可知DC1500V系统较1000V系统有明显的经济优势,以20MW投资对比得到,1500V系统较1000V系统节约投资528万元,单瓦造价降低。
以领跑者基地中的内蒙包头、山西大同及安徽三个地区为例,从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平单轴跟踪系统总投资收益率均高于固定倾角安装,且纬度越低,总投资收益率增加的越多!
3、使用高效组件
某140MWp山地型项目不同总图布置方案(改变倾角)经济评价
5、1500V中压预装式逆变器解决方案
【注1】:交流线缆是指机房和箱变之间的线缆,按照240方线缆,每相两根,两台500kW逆变器共需2×3×2=12根,每根按10米~15米长计算,每米单价大约150元,每MW大约150×12×(10 ~ 15) =18000 ~27000 (元)。
采用一体化升压站方案,初期物料成本投资比传统方案每百MW节省230万元~570万元,每MW初期物料成本投资节省2.3万元~ 5.7万元
初期基础费用投资节省(12312+13576-7728)*100=181.6万元
三、闭环反馈优化设计
对已建成电站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形成闭环设计,为预建电站做好充足准备!
案例:
电站检测--内蒙古固阳20MW光伏电站检测
组件清洗提高发电量--以巴基斯坦100MW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