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葡萄牙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António Sá da Costa。
记者: Sá da Costa先生,葡萄牙政府已经公布了新的太阳能计划,将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建立一种补偿机制,并取消由消费者支付的津贴,你怎么看待这份计划?
Sá da Costa: 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份普通公告,内容并无新意。如果新计划要传达的观念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在现货市场上竞争且政府渴望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产能,那我相信计划走错了方向。现货市场是以燃油费为基础的边际市场,当可再生能源占据100%市场份额时,它的现货市场价值将是零,因为可再生能源的边际成本是零——我们不必花钱买阳光、风、雨,当电力要白送的时候,就没人再去建电站了。取消补贴后,我们必须在一个竞争的环境中找到支持可再生能源电站的新途径。
记者:那么可再生能源在现货市场可采用哪种竞争制度呢?
拍卖。在全球各地举办的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招标会上,报价已经能够确保低于化石能源电力价格。我认为对于大型太阳能电站而言,15年期的购电协议是最佳方案,这对长期而可观的收益是种保障。相对而言,10年期购电协议太短,超过20年则太长。事实上,太阳能电站每年发电效率都在递减,而太阳能发电技术又在不断进步。随着电站效率的下降和技术进步的提升,购电协议时间越长,新旧电站之间的差距就越大。
记者:葡萄牙能源部长Jorge Seguro Sanches在推特上对位于葡萄牙南部贝雅省欧里克的46MW“无补贴”太阳能发电园的开建表示祝贺,这是否意味着太阳能电站已经实现了“电网平价”?
据说这座电站才刚刚竖起围栏,我很好奇什么时候才会安装组件。就我所知,目前在葡萄牙只有25MW可再生能源电站面向市场售电,而在这25MW中只有2MW属于太阳能。这2MW太阳能发电设备采用了众筹方式,在今年9月完工。此外,还有一个风力农场(18MW),在今年8月补贴到期;以及一座小型水电站(5MW),在今年6月补贴到期。即便如此,为达到2020年目标,政府计划在现货市场建立2GW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这怎么可能实现呢?难道要通过众筹吗?
记者:为什么可再生能源“电网平价”在现货市场无法实现?
因为政府制定了一个失败的计划,失败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缺乏所谓的整合者,他们本应在2012年10月新能源法公布后诞生。按照设想,这些整合者应是包括各种开发商在内的大企业,因为他们的规模和实力足以应对融资和项目建设等挑战。而之所以这些整合者没能出现,是因为法律同时还制定了一种招标机制,但并未付诸实行;第二个问题在于尚未创造一种保障机制。目前负责这项工作的是葡萄牙地质与能源监管局(DGEG),但还没有着手去做。另一方面,政府也没有采取必要的市场激励措施;第三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现货市场本身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十分匮乏。
记者:那么,如果现货市场可再生能源不具竞争性,政府似乎也不会考虑采取拍卖机制,还有哪些开发大型太阳能和风能电站的途径呢?
我代表协会提出建立2年的过渡期,可以称其为“权宜机制”,这2年间装机的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当报价偏离日间市场时可获得补偿。随着现货市场可再生能源规模的不断提高,价格偏差将下降,从而补偿量也会减少。这或许是一个可行方案,但我依然认为目前在葡萄牙部署大型太阳能项目的途径只有拍卖一种。
记者:不得不说,跟许多欧盟国家相比,葡萄牙的光伏发展水平较低。随着全球太阳能电力成本的降低,加上葡萄牙本身良好的太阳辐射率,难道目前没有发展太阳能的潜在机遇吗?
的确,我们承认葡萄牙太阳能发展比较落后,在不久的将来会是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我们预测到2040年葡萄牙太阳能装机量将从今天的不足0.5 GW增长至9GW。按照这种光伏增速,加上风能和水力发电,届时可再生能源电力将接近100%。但这些都是理论层面,如果政府不出面代表消费者以具有竞争力的、较低的价格签署购电协议作为保障,就很难实现这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