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脉搏——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并驾齐驱
责任编辑:dingshuang 作者:丁爽 2017/10/7 11:47:34 浏览:1612 活动报道

随着中国光伏装机快速增长,补贴缺口越来越大,行业对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9月24日下午,2017能源“思享汇”现场,十余位新能源行业大咖围绕“把握脉搏——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并驾齐驱”的主题展开了一场巅峰对话,他们各抒己见,阐释了技术创新与降本的重要联系。

 

有37年历史的SMA是逆变器行业历史最悠久的企业。SMA在全球将近有60GW装机量,接近60%是分布式组串逆变器的应用。跳出德企的管理者角色,站在一个中国光伏人的视角,SMA中国总裁张勇认为逆变器是系统的心脏,要利用好逆变器控制和监控的功能,“在物料成本上涨,市场要求逆变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本。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是用更少的物料达到同样甚至更丰富的功能。”

 

在他看来,行业应该效仿国际先行企业,对逆变器的研发给予更多支持。他说:“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追求能源管理。我有幸在德国参观过一家工业4.0的实验室,里面有一位科学家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工业4.0领域的各国的表现和位置,非常遗憾地看到中国在德美之后。我国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备受瞩目,但是深度投入还需要加强。”

 

2013年成立的首航新能源,一直在做组串式逆变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深圳市首航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韬从自己的创业历程谈了他对时代脉搏的看法。他认为,把握时代脉搏,就是向科技发展的方向迈步。首航把握住这个时代的脉搏,不断地摸索前进。他说:“随着科技进步,首航始终在寻找新的发展点,我们研发了储能一体机,三相机,年底储能的三相机也出来了。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还是单向的,首航的双向组合充电技术可使系统变成双向的。也就是说将来产品出来后,新能源汽车可以使用三相交流电,烧水、做饭,野外也可以使用,另外双向充电技术还可做到新能源汽车相互充电。现在讲光伏+储能,实际上首航是“光储充”三位一体的状况。”

 

杜邦在光伏行业有超过30年的应用历史,他们的导电浆料和背板是唯一在户外真正验证30年以上的材料。经过实际验证,杜邦的组件能达到25年的质保。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光伏全球市场总监马可强调,降本降低的一定是度电成本而不是投资成本,高效加高可靠两条腿一起走路,才能真正降低度电成本。他说:“降本不单要领跑,还要长跑。度电成本是一个公式,有分子和分母,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每瓦浆料的含量,这是靠科技进步来降低分子的成本。分母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质保25年的效率,二是25年里效能提高20%。”马可表示,IEC测试是基础的门槛,很多材料通过了IEC测试,最终在户外仅四五年就出现大规模失效,目前行业里没有标准能保证质保25年,杜邦重视通过户外实践验证组件产品的高可靠性。

 

在航天机电CTO张忠卫看来,十几年前,中国基本没有民用太阳能,中国的光伏行业正在飞速的向前发展。他说:“最早是航天81所跟天津18所做光伏,后来2000年81所并到航天机电,2003年的西部光明工程,只有两个供应商,一个是上海航天机电科技,一个是无锡尚德。之后,航天机电陆续投资100亿,目前拥有300MW电池和600MW组件产能。”

 

张忠卫形象的打了个比方,他说,“民品,就像在上海高速公路上开车一样,不断地变道超越,才能达到最终的彼岸。跟在后面走,没有办法跟上行业发展步伐。”他认为,提高产品和系统技术都是为了达到用户侧和供给侧的平价上网。光伏行业变化特别快,短期认证的技术,三个月到半年必须投入,一年收回投资。三年到五年的技术,企业要慎重。技术和市场要同步往前走,企业要有话语权,有市场。

 

“做光伏,一定要做全球最优质的。清洁能源,行业人还希望它是廉价的优质能源。”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太阳能事业部总裁董曙光评价道。在他看来,技术进步是硬件产品价格进一步降低最主要的驱动力。同样,以高智能化为主的智能制造,也是光伏行业进步的驱动力。

 

“如果大家都坚守底线,保证高可靠性的持续25年或者是50年的产品解决方案,会给行业会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也是行业进步的驱动力之一。短短的三年里面协鑫建设了5GW的产能。但协鑫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在未来协鑫将重点放在提升产能质量上。”发言最后他这样总结道。

 

之前主要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制造的海润于2010年率先转型,从海外的电站做起,2012年加入到国内的电站投资建设和运营。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邱新认为在光伏产品的制造环节,20年的发展改变了国外对中国产品的看法。现在中国是在全球政策倒逼下,产业升级路线较为明确的地区。

 

海润一直在从事电站的投资建设,邱新认为电站的投资建设是产业链,成本取决于多方面。从电力行业来看,产品更需要生态链。在一些非技术性的因素上,行业和国家需要有一个更为积极或者开放的态度,这样才能长期持久地降低度电成本。

 

以技术进步来推动企业提升是隆基乐叶一直秉承的理念。隆基乐叶唐旭辉说:“目前来看,隆基在近五到十年会继续走单晶这条路。三到五年之内,PERC技术将会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技术路线。隆基乐叶在2015年率先将这个技术规模化,目前技术量化生产的效率已经达到21.5以上,实验室已经达到22.6以上。未来效率应该会突破25,所以我们相信PERC技术还有三到五年以上的生命周期。

另外,隆基也做了双面PERC的产品,目前双面PERC的效率和正面的效率是基本上持平。背面的效率,现在已经可以达到80%以上。”

 

他表示,双面组件只在原有的单面电池基础上,略微增加了设备和工艺成本。基础材料几乎没有下降空间,要想降低成本只能靠提高效率摊薄成本。隆基的双面电池已经在青海和内蒙的项目上试用,经对比,双面P型PERC的电池在不同区域,可以表现出增益10%以上的发电量。在特殊的环境下,像水面、沙漠,增益可达20%;加上追踪支架,系统增益可达40%以上。在他看来,降低电站的度电成本,一个是提升系统效率。第二个,是提升单位发电量,就是单位产出和生命周期的总的发电量。

 

2012年成立的南京日托光伏,一直专注MWT技术。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高举技术创新的大旗。经过几年努力,在2015年日托将MWT技术产业化。董事长张凤鸣说:“几年前谈平价上网,大家还觉得这是梦想,到今天,我们在从来没有这么接近过光伏平价上网。”

 

“平价上网组件成本必须要低于2元/瓦”张凤鸣强调,“从玻璃、背板再去降低成本很难,降本要回归电池片,把硅片做薄有非常大的空间,目前厚度180、190μm,能不能做到120μm?MWT跟其他技术是兼容的,现在日托致力于把MWT融合进新产品,使新产品性价比更高。”

 

这几年异军突起的锦浪科技已经成为分布式光伏市场的领军者,总经理王一鸣认为,一味追求短期价格下降,可能对中长期的降低成本起到反向的作用。

 

在他看来,科技创新和成本,价格是双驱动,“逆变器是一种电子产品,它跟组件在产品属性上有些不同,随着市场的起落组件成本会有起落,进一步影响价格。作为电子产品,科技创新决定了逆变器大部分成本,进一步决定市场价格。逆变器的上原材料是电子器件,光伏在电子器件的使用占很小比例,对逆变器的成本和价格影响较小。”

 

王一鸣表示,下降售价的前提是保证质量,从市场角度来讲,企业保持合理的利润,才能把钱投入到研发中,推动技术创新,使中长期的成本下降。如果一味追求短期价格下降,可能对长期的科技创新,中长期的降低成本起到反向的作用。企业一定要注重技术创新,通过高效的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来使成本下降,这才是长期正面的效应。

 

光伏发电是非主流能源?天宏阳光执行总裁方先锋表示,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能源才能成为主流能源,第一,有庞大的储量,第二是技术上进步空间,第三成本可控。

 

方先锋说,价格不断降低,利润很薄,找不到新的利润点,这是产业普遍的焦虑。“希望光伏人不要再把平价上网作为我们光伏发电的目标,这个定位有点低了,要让光伏发电成为主流能源,”发言最后,他做出了这样的倡议。

 

东送电力在2017年成为分布式光伏开发、EPC领域的黑马,在EPC的角度,东送电力张勇表示希望能够把成本控制好,达到优化的降低成本的目标。他表示,东送2017年的目标是EPC及BT的业绩为300-350兆瓦。

 

面对EPC业务的压力,张勇表示“EPC组件是影响电站用电成本的因素,价格下降空间小,像电缆、支架、箱电,接入系统,成本还是在上升。大家希望在组件价格有个大的突破,11年到12年,组件从9块降到4.5元,现在会不会有这么大的降幅?很多大组件厂家也在努力,有一个度电成本的时间表。EPC系统解决方案有一些下降的空间,前两年提到把逆变器的电压提高到1500伏,这需要行业里共同推进。很多逆变器可以超配到1.2,但系统没有得到优化最多达到5%、6%。东送电力设计院做了三个课题,分析有哪些环节会影响成本,譬如汇流箱选择八路的成本高,四路的会降三分钱。经过一系列分析和总结后,东送的系统设计可以使成本降低一毛二。”

 

冠亚做光伏电站,也做储能逆变器。冠亚电源董事长张海波说:“光伏刚开始是为农民解决基本生活用电,09年129号文件以后,并网光伏电站大规模发展,并且有了上网电价,光伏行业的小圈子迅速扩大了。”在他看来,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进入电网后,对电网的安全性,延续性造成很大的威胁。光伏,风能都是间歇式能源,平缓的时候才能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波动,储能时代是市场需求,也是硬性条件。

 

最后,主持人德国莱茵TUV集团太阳能及燃料电池大中华区副总裁邹驰骋用一句话做结,“春华秋实,沧海横流,光伏人在降本与创新中付出的努力,时间会还原本质,给予回报。”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