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栅组件:美则美矣,缺点火候
责任编辑:yangxue 作者:Ciel 集邦新能源网 2017/11/8 15:26:14 浏览:1727 分享

降低电池片的价格,并提高其效率,几乎是所有上游厂家一致追求的目标,价格与效率也是象征着实力的重要指标。

 

在林林总总的光伏相关技术中,电池片的主栅技术直接命中要害,兼具降本和提效的收益。下图是业内实验室将1000片多晶硅片做分组对照试验得出的不同主栅组件的试验功率增益和理论模拟功率增益图,由分析可知,多主栅技术可以大幅降低银浆耗量,同时提高组件的输出功率,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

 

201711082.jpg

 

图一: 多主栅组件的实验功率增益和理论模拟功率增益

数据来源:万松博.低成本高功率多主栅设计及产业化,学术论文期刊《光伏产业观察》.2016

 

事实上,康斯坦茨大学的研究人员早已通过计算发现,即使不考虑银浆成本,在主栅宽度一定的情况下(1.4mm),在组件层面来看,4主栅就是最优的结构了;当电池组件的主栅数量达到5根以上时,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技术将难以为继。

  

自2009年业内逐渐导入三主栅开始,就一直在突破,从三主栅、四主栅和五主栅到如今的十二主栅,如何将产品做的实惠美观又高效?各厂家为此挖空心思。根据网络公开信息,小编整理了从20世纪初开始,国内外太阳能电池片主栅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盘点了2017年国内各大厂家的相关产品发布情况。(如有疏漏,欢迎补充。)


微信图片_20171108153044.jpg


由上可知,目前国内协鑫、晶科、天合光能等厂家都推出了12栅产品,但目前国内12栅组件产品的总体产量有限,集邦咨询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Trend)分析师曹君如表示,12栅组件现阶段不足以大规模量产有如下几点原因:

 

• 4BB生产设备转5BB生产设备的工艺较为简单,但12BB组件的生产设备条件较高,工艺较难,资金需求也较大,因此前期的投入偏高;

 

• 相较于多主栅技术为组件提高的瓦数,现阶段的半片技术门槛低、见效快,在效率增益上与多主栅技术不相上下,因此,短期内半片技术的性价比更高,业内可能会优先选择半片技术。

 

对此笔者认为,半片技术能有效解决高效率带来的热斑问题,多主栅技术却可以降低电池组件的正银用量、减少电池片的隐裂等损耗情况,二者各有优势,未来双管齐下,多方提高组件瓦数,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