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315】户用系统中必须要警惕的几个坑!
责任编辑:liliuyan 作者:昱能科技 2018/3/15 16:55:57 浏览:1943 分享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


3.jpg


光伏行业作为近年来的一个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在户用光伏系统中,终端用户对于光伏系统知之甚少,难免会步入“雷”区。下面,给大家普及一下户用光伏系统中必须要警惕的几个“坑”。光伏发电虽惠及万家,但入坑需谨慎!


火灾风险


近两年来,中国的分布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超越了欧美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光伏大国。与此同时,光伏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安全问题涉及我们的生命,永远是最值得被关注的。


光伏电站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由于自然因素、设备本身造成的电击、电弧、火灾风险,人为盗窃、人为破坏以及操作人员误操作造成的电站及人身安全危险。


4.jpg

检测不当造成设备短路


根据德国某著名保险公司在光伏领域的实际业务的数据中可以得出:光伏电站的过电压和火灾事故数量占到总量一半以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损失巨大,且危害到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光伏电站的火灾中,80%以上的着火是由于直流侧的故障,由直流高压引起的电弧火花是光伏火灾的“元凶”。光伏电站存在大量直流电缆及直流设备。直流电没有过零点,开关元件在断开故障电流时,电压会一直存在,电弧持续存在,必须拉开足够的弧长距离才能够可靠熄弧。具有较高热能的电弧使得电站存在火灾隐患,因此光伏电站的特殊性要求前期设计时对于电气设备选型、线缆选型等设计工作需要重点考虑其直流性、阻燃性。


解决方案一:微型逆变器方案


微型逆变器为全并联电路设计,组件之间不再有电压叠加,直流电压小于60伏(不高于组件最高输出直流电压),彻底解决了由于高压直流拉弧引起火灾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当房屋起火时,因光伏电站而阻碍了施救的问题。


5.jpg


解决方案二:优化器方案


优化器系统具有组件级远程监控、关断、MPPT功能。当逆变器与电网断开时,交流端输出为0V时,直流优化器会自动切断连接,实现组件级别的关断,相当于一块组件加连接了一个关断器,解决了光伏系统中存在的“施救风险”。

6.jpg


发电量过低


近日,全国首个家用光伏巡检报告发布,报告显示,52.6%的户用电站存在遮挡情况。外物遮挡一般为树木、烟囱、热水器、女儿墙、电线、天线等因素,而自身遮挡主要是组件方阵之间的遮挡。


7.jpg

光伏电站中的阴影遮挡


在家庭户用电站中,很多的业主为了安装时的一次性到位,往往不能完全避开阴影,因为业主们觉得反正阴影遮挡的区域并不大,不会严重影响发电量。但实际上人们常常忽略了小范围阴影的威力。


由于阴影遮挡、组件衰减不一致、热斑、PID效应等,会引起个别组件发电量低下或失效。在采用组串逆变器的系统中,由于每路组件之间为串联关系,一块组件发电量的低下,会大大拉低一串组件的发电量。我们通常把这样的现象叫做“短板效应”,它是影响光伏系统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MLPE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解决方案:


微逆变器系统以及安装有功率优化器的系统中,每块组件都具有独立的MPPT功能,可将每块组件的输出优化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由于没有‘短板’效应,组件失配、部分阴影遮挡并不会对整串组件的发电量造成影响,使得每块组件输出最大化。一般来说,在相同条件下,可提升5%~25%的系统电能产出。


8.jpg


运维成本高


户用光伏电站建设完毕后,项目承建方(EPC)最多承担5年的质保,在以后漫长的25年的运营中,用户需要自己维护,对于串型系统,由于无法监控到每块组件,居民很难发现组件故障,诊断故障需要需要专业人士上门服务。某一块组件失效或逆变器故障,需要及时购置设备或支付不可预期厂商维修费用,维护费也将高不可估。此外,系统中的组件、逆变器、配电箱等设备构成,设备来自不同的厂家,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不利于排查,采用传统的人工检查方式,费时费力,且效率低。利用科技,智能监控就尤为重要。


MLPE组件级电力电子技术解决方案:


微逆变器系统以及安装有功率优化器的系统配置的能量控制器(ECU)可以实时监测每块组件及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及功率,并以图形化方式在计算机,手机等显示设备中形象展示系统的工作状况。当任意部件出现故障时,系统可以给出精确的故障部位及原因判定,同时自动切断故障部件,方便系统的运维管理。


微信图片_20180315170318.gif

本文由光伏們进行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了解更多光伏相关欢迎关注光伏們微信号:PV_MEN如果您有光伏趣闻或光伏相关的稿件可以投稿给我们:edit@pvmen.com
文章评论(0)
登录后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合作伙伴partner

微信二维码